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5的文章

標題

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,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。 (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16日電)永湖集團專注生產碳纖維複合材料產品,5年前打造智慧化工廠,導入AI(人工智慧)瑕疵辨識技術,讓良率保持99%以上,希望持續強化碳足跡追蹤分析,朝綠色智慧製造發展。 永湖集團有台中市豐原區廠區及中國廣東東莞生產據點,主要生產碳纖維複合材料產品,包括高階自行車、汽車零配件、運動器材、棒球棒、醫療器械與辦公傢俱等。 集團執行長廖元宏告訴中央社記者,永湖有50年技術經驗,一開始製造木製網球拍,1984年從日本引進碳纖維技術後,進入複合材料製造領域,他2007年接掌公司後,跨入自行車產業。 他說,永湖著重開發高階碳纖維自行車,是少數從材料、製造、整車、組裝及運輸整合的公司,並跨足汽車零配件產業。 打造智慧化工廠 提升營運效能 永湖2020年在豐原打造高階碳纖維智慧化新廠,引進國產智慧化含浸機,並與國產廠商溝通討論如何智慧製程監控。走進廠房內,井然有序的各產線自動化營運,人員來回穿梭緊盯螢幕監視生產狀況,實驗室內技術人員專注討論製程研發,整個工廠彌漫科技感。 廖元宏說,早期製造工藝依賴經驗豐富老師傅,雖有豐富經驗與手藝,主要靠肉眼檢測和手感判斷以維持產品品質,難免存在不穩定性與主觀問題,無法保證大量生產時的品質。 AI運用部分,廖元宏說,一開始先收集製造數據,透過影像自動判讀生產品質,降低產出不良率,搭配自主研發智慧製造管理系統,讓整條產線製程資訊完全透明化、數據化且可追溯,提供品質管理和持續優化強大支持。 自行培養AI人才 成為智慧製造決策者 永湖碳纖維預浸布產線結合AI瑕疵辨識技術,替代傳統人工檢測,藉高速影像分析,即時偵測材料表面或含浸過程中瑕疵,大幅提升檢測準確度和效率。 廖元宏表示,起初嘗試運用AI技術時,技術開發人員花很多心思,除要判讀瑕疵,結合機器手臂標示瑕疵處,再導入傳統設備中,屬跨領域整合運用,是不容易的挑戰。 他說,要覓得相關製造結合AI領域人才相當困難,最後決定內部培訓,透過顧問指導AI技術,再導入製程中,每月固定開課,讓全體人員學習,使員工不是單純勞動者,變成智慧製造系統上決策者和管理者。 廖元宏表示,透過這些轉型培訓,使員工感受工作不再只是重複性體力勞動,工作上更有挑戰性及價值,職涯發展空間更大,也提升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與認同感,大幅減少企業轉型阻力。 三方輔導走向智慧製造...

標題

▲OpenAI在官方 Podcast 中介紹GPT-5 Codex 。(圖/OpenAI) 記者吳立言/綜合報導 OpenAI正式揭曉新一代程式編碼 AI:GPT-5 Codex,由共同創辦人 Greg Brockman 與工程主管 Thibault Sottiaux 在官方 Podcast 中介紹。這款模型主打「提升開發者生產力達十倍」,並能長時間處理複雜程式重構任務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... Brockman 表示,GPT-5 Codex 能在程式碼庫中自主導航,完成規模龐大的修改,甚至比人類更快找出功能位置。內部測試顯示,它可持續運行長達七小時,完成完整重構工作,這是前所未見的突破。 除了模型本身,OpenAI 也強調「安全繩(harness)」與工具整合的重要性。目前 Codex 已能在 終端機、IDE 與雲端代理中發揮作用,並透過 agents.md 文件獲取更多上下文,像人類協作者般理解開發者的偏好。 Sottiaux 則預測,未來將有數百萬個 AI 代理在資料中心同時運作,協助完成研究與開發任務。但他也強調,安全與對齊依舊是 AI 普及的核心挑戰。 兩人認為,現在正是學習程式設計與 AI 協作的最佳時機。GPT-5 Codex 不僅能幫助初學者快速上手,也能讓專業開發者打造更穩定、更簡潔的系統。OpenAI 希望,AI 不只是自動化工具,而是人類創新的新夥伴。